兒童遊戲場墜落因子之探討
----兒童遊戲場墜落因子之探討---
兒童遊戲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其中滑梯及攀爬架是遊戲場中最普遍之設施,也是最多墜落事故及造成嚴重傷害之設施,為避免墜落事故的發生,遊戲設施於設計與安裝時應避免可能之危險因子。本研究抽樣30家台南市立案之公私立幼稚園與托兒所,探討兒童遊戲場中滑梯及攀爬架之設計與安裝參數;量測項目包括可能發生墜落之位置與墜落高度、墜落範圍及周遭鋪面之性質等。結果顯示:滑梯高達93%之滑出段出口距離地面高度不及22cm,造成使用時兒童動線之不順暢,易發生彼此衝撞之事故;高達73%之滑出段長度小於0.2倍之滑槽總長度,兒童容易於滑槽末端發生衝撞之意外;滑槽入口及中間平台發生墜落事故比例可能高達87%,滑槽入口設計應著重如何使兒童保持身體平衡、做好彎身屈膝之預備動作及滑槽入口兩側之圍籬,中間平台應著重欄杆之間縫及欄杆排列之設計。滑梯之墜落高度超過國家標準之上限規定者達67%;44%之滑梯與攀爬架之安全墜落範圍小於150cm之最低要求。國內將近半數兒童遊戲場使用危險之鋪面材料,增加兒童發生跌倒事故及撞擊時頭部與四肢之傷害性,而使用最多之橡膠地磚其吸收衝擊性能卻普遍不足。兒童遊戲設施依照其機構是否作相對運動分為靜態與動態兩類型;靜態類設施包括滑梯、攀爬架(含攀岩組)、平衡木、跳樁等,動態類包括鞦韆、浪船、搖椅、翹翹板、搖木馬、旋轉椅(台)、滑輪裝置等。一個好的遊戲設施應是符合兒童需求,更重要的是安全的設施。因為遊戲可以是一種挑戰,但絕不是一種冒險行為。然而,遊戲場中或明顯、或暗藏之危險,已對兒童造成難以計數的傷害及死亡。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U.S.A.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1,2)之研究顯示,1999年有205,850名兒童因遊戲設施而發生意外傷害,而自遊戲設施墜落(fall)是事故原因的首位,比例高達79%,包括墜落於遊戲場的地面(58%)及其他設施上(17%);探究墜落事故之設施種類發現,攀爬架(53%)與滑梯(18%)之肇事率高達71%。就傷害部位而言,頭、臉部外傷者佔34%,其中腦部傷害者達10%,並造成31位兒童死亡。我國方面,白璐教授調查五歲以下幼兒因意外傷害至醫院急診或門診者顯示,跌倒與墜落意外佔事故項目的55%;就死亡而言,墜落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人類的腦部極為脆弱,兒童發生墜落、跌倒時頭部撞擊到地面,極可能造成嚴重的頭部傷害、甚至死亡。因此,遊戲場規劃時應依據設施可能的墜落高度,在該設施的墜落範圍內,安置具有適當吸收衝擊性能的鋪面材料,萬一孩童自設施最高的部分墜落,也不致於發生嚴重的頭部傷害,可使意外發生時孩童受傷的程度減到最輕。
一般認為動態之遊戲設施較靜態設施危險,因前者之機件作相對運動時有撞擊及壓夾兒童之虞,這些事故固然發生頻率較高,偶有造成人體的重大傷害,然而兒童自滑梯與攀爬架等靜態設施墜落造成之嚴重傷害及死亡卻是最多(1,2,4)。本研究亦發現,滑梯及攀爬架是國內兒童遊戲場中主要之設施,滑梯尤其是所有遊戲場必備之項目;因此滑梯與攀爬架於設計、安裝時,應著重於防範兒童之墜落事故,並且應於設施之下方及周圍安裝適當吸收衝擊能力之鋪面材料,避免兒童墜落或跌倒時發生嚴重之撞擊傷害。
有鑑於墜落為兒童遊戲場中嚴重性最大之事故,我國之標準中規定學齡前幼兒適用之設施其可能之墜落高度不超過180cm,學齡兒者不超過250cm之上限。本研究發現滑梯之墜落點高度有67%超過180cm之上限,其中有2件更超過250cm,而攀爬架有1件超過180cm,此結果顯示國內幼稚園所中半數以上之滑梯高度設計不當,不符合國家標準之規定。為防範兒童墜落或跌倒時頭部直接撞擊地面而造成嚴重之頭部傷害,以及將其他肢體受傷的程度降到最低,我國及歐美各國之標準(5-8)中均要求於遊戲設施之下方及四周鋪設具有吸收衝擊性能之鋪面材料,並且設施可能之墜落高度必須小於鋪面材料之安全墜落高度(critical height);而所謂安全墜落高度係指不使兒童發生嚴重頭部傷害之高度。
目前我國之兒童遊戲場鋪面常用之材料可分為砂、橡膠地磚、草皮、人造草皮、水泥地或石磚等四類。人造草皮及水泥等堅硬地面缺乏吸收衝擊之能力,其安全墜落高度約30cm,當墜落或跌倒時兒童頭部撞擊地面可能造成嚴重頭部傷害,跌倒時更因粗糙之表面而造成四肢之擦傷,因此不應設置於遊戲設施下方及四周之地面。草皮深具視覺美觀作用,並具有某一程度之吸收衝擊效果,很適合孩童戶外跑跳遊戲及團體活動,即使孩童跌倒,也不會發生傷害問題;然而草皮種植在軟土上,踐踏頻繁之處,容易耗蝕,形成禿疤、堅硬地面或坑洞而產生危險;然而遊戲場下方及四周範圍正是兒童踐踏最頻繁之處,因此遊戲設施下方及四周不應以草皮作為鋪面材料。本研究顯示滑梯下方之鋪面材料中人工草皮、草地、水泥與石磚各佔23%、13%、7%,攀爬架者分別為9%、18%、18%,此結果說明國內將近半數兒童遊戲場之鋪面處於危險狀態。
橡膠地磚具有優良之緩衝性能、耐候性佳,很適合台灣潮濕炎熱之氣候。橡膠地磚遂成為國內兒童遊戲場使用最多之鋪面材料,佔所有抽樣設施之54%。根據吾人先前之研究顯示:橡膠地磚之吸收衝擊性能取決於其厚度,厚度4.5、2.5及1.5cm橡膠地磚之安全墜落高度分別為150、90及50cm左右;然而,本研究顯示用於滑梯設施之鋪面者僅12%橡膠地磚之厚度為4.5cm,其餘均為2.5與1.5cm,此結果說明國內滑梯及攀爬架設施之橡膠地磚鋪面之吸收衝擊性能普遍不足。台灣地狹人稠,園所內幼兒之活動空間普遍不足,尤其是都會地區之園所,業者在有限之空間中設置遊戲設施,經常忽略保持足夠之安全墜落範圍,此現象說明為何本研究中高達44%之滑梯與攀爬架四周的安全墜落範圍小於150cm。
結論國內將近半數兒童遊戲場使用草地、人工草皮、水泥與石磚等危險之鋪面,增加兒童發生跌倒事故及撞擊時之人體傷害性,而使用橡膠地磚為鋪面材料者,其吸收衝擊性能普遍不足;因此我國亟需制訂鋪面吸收衝擊能力之檢測標準。
新聞出處分享自: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張立東 蕭景祥 林佳蓉 之 嘉南學報第三十一期 第302-309頁